天邦食品的重整事宜再度延后。
日前,天邦食品發布公告稱,11月6日,公司收到寧波中院送達的(2025)浙02破申7號之一《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決定書》,準許天邦食品的延期申請,決定延長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預重整期間至2026年5月9日。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這已經是天邦食品第三次對預重整事宜進行延期。與此同時,天邦食品在經營層面出現諸多變數。公司副總裁嚴小明提出辭職,他還是公司豬肉制品加工業務的主要負責人。而在早些時候,天邦食品董事長張邦輝、董事會秘書章湘云因公司信披違規被相關部門采取監管談話。
預重整再度延期半年
早在2024年8月9日,天邦食品啟動預重整。2025年2月8日,公司收到通知,寧波中院準許天邦食品的延期申請,決定延長公司的預重整期間至2025年5月9日;2025年5月8日,確定廈門建發物產有限公司聯合體為中選投資人,雙方簽訂重整投資協議。寧波中院再度準許延期申請,延長公司的預重整期間至2025年11月9日。
為了實現天邦食品財產價值最大化、最大程度保護全體債權人及債務人合法權益,確保預重整實現應有效果,寧波中院準許天邦食品的延期申請,決定該公司的預重整期間至2026年5月9日。
不同于傲農生物和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屬于主動申請重整。
早在2024年3月18日,該公司以公司無法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具有重整價值為由,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和預重整。
彼時,天邦食品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的資產負債率為87%,負債總額為162億元。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天邦食品負債總額降至94.78億元,負債率下滑至70%。但這一比例在上市豬企中依然處于較高水準。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徐洪志告訴記者,在正常情況下,企業負債率不應高于40%。在行業周期處于上行階段,企業進行快速擴張的時候,負債率最好也不要超過60%。在70%的負債率下,公司資金狀態肯定是不安全的。
整體來看,天邦食品的重整投資人仍在增加。
今年5月,確定廈門建發物產有限公司聯合體為中選投資人。天邦食品與聯合體中的產業投資人簽訂重整投資協議;今年6月25日,天邦食品與財務投資人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天津美納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8家公司簽署重整投資協議;7月16日,又與其余財務投資人廣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吉瑞澤雅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南昌玉澤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簽署相關重整投資協議。
天邦食品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目前經營一切正常,重整也在向前推進。
徐洪志認為,天邦的投資人是分批分階段引入的,不同投資人對公司估值、股權結構、債務處理等方面存在差異化訴求,需要預重整管理人逐一協調,債權債務關系的梳理和重組更是耗時巨大。
第三季度出現虧損
只是,在預重整期間,天邦食品依然充滿諸多變數。
經營方面,公司在前三季度營收為67.19億元,同比下降5.98%;歸母凈利潤為2.60億元,同比下降80.65%。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9248.51萬元。
在今年10月份,公司銷售商品豬68.60萬頭,環比增長11.95%;銷售收入為6.07億元,環比下滑4.25%;銷售均價為11.77元/公斤,環比下滑13.98%。
在此之前,天邦食品在回應投資者提問時曾表示,公司育肥完全成本已從2024年一季度的16.72元/公斤下降至2025年二季度的13.24元/公斤。
天邦食品相關人員表示,結合公司養殖成本,今年10月份已經進入虧損狀態。
記者注意到,牧原股份方面日前披露,公司2025年9月的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在11.6元/公斤左右,內部最優秀的場線成本可以做到10.5元/公斤;溫氏股份在2025年8月投資者調研公告中提到,企業肉豬養殖綜合成本約為12.2元~12.4元/公斤;神農集團在9月份生豬養殖完全成本為12.5元/公斤。
不難看出,天邦食品的養殖成本偏高。
“天邦的成本相比2024年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只是產能利用率嚴重不足,只有50%左右,導致的固定成本分攤過高,此外飼料成本控制方面也不占優勢。”徐洪志表示。
更重要的是,進入10月份以來,豬價下跌加速,整個行業面臨階段性虧損。
中郵研報提到,截至10月31日當周,自繁自養生豬頭均虧損89元左右;外購仔豬頭均虧損179元。2024年5月以來生豬產能增加,對應著2025年四季度以及2026年一季度供給繼續增加,預計豬價壓力較大。明年下半年豬價有望迎來新一輪上行趨勢。
預重整期間“插曲不斷”
記者注意到,在預重整過程中,天邦食品在團隊成員等方面出現了很多“插曲”。
在團隊層面,天邦食品的核心管理層出現變數。
9月19日,公司副總裁嚴小明以“個人家庭原因”申請辭職,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他早在2015年便加入天邦食品,并于2023年3月辭任副總裁一職。2023年9月,嚴小明再次獲任天邦食品副總裁。記者注意到,他之前還是拾分味道集團總裁。后者承擔著天邦食品的豬肉制品加工業務。
在今年上半年,天邦食品累計屠宰生豬83.85萬頭,屠宰量同比上升7.26%,食品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5.60億元。同時,生鮮產品的生產量和銷售量均較2024年上半年增長近二成。但食品深加工產品銷量同比下滑14.52%。
山東一家肉制品品牌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眾多豬企中,天邦食品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并且食品業務的市場渠道也比較多元。只不過,在對沖這輪豬周期時,肉制品深加工的規模不足以抵消整個養殖環節的波動。
徐洪志也提到,在延伸產業鏈的過程中,該公司對資金壓力、產能利用率不足、市場競爭加劇等問題的嚴重性是估計不足的。這也提醒整個行業,成功的下游延伸需要具備強大的資金實力、精細化的運營能力和持續的創新投入,而且必須做好長期目標和短期收益的平衡。
除此之外,天邦食品公司以及董事長、董秘,還因信披違規收到監管函。
早在2024年6月18日,天邦食品披露的《關于公司重大訴訟及累計新增訴訟、仲裁的公告》顯示,原告安徽國元天邦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請求法院判令天邦食品公司及子公司漢世偉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向其支付股權回購款并承擔律師費。2025年1月13日,天邦食品收到上述訴訟事項的一審判決書,但該公司未及時披露,遲至2025年4月30日才在《關于深圳證券交易所 2024年年碼問詢函的回復公告》中披露上述訴訟事項的一審判決結果。
中國證監會寧波監管局決定對天邦食品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對該公司董事長張邦輝、董事會秘書章湘云采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
其實,自進入預重整階段以來,這并非該公司首次觸及“紅線”。
2025年4月,天邦食品還因未按時歸還11.6億元閑置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期限屆滿后未歸位),收到深交所監管函及寧波監管局責令改正措施。
多位行業人士表示,進入2025年后,生豬市場波動性增加,政策環境趨緊,預期收益變差。這進一步增加了豬企盈利的難度、天邦食品預重整方案的設計難度等。《中國經營報》記者將持續關注其重整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