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記者從市畜科院獲悉,聯合國糧農組織日前在意大利羅馬總部首次舉辦全球技術成就表彰儀式。會上,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市畜科院牽頭建設)申報的“華系田園豬”項目作為中方代表性項目,榮獲“可持續畜牧業轉型領域”全球技術成就表彰。
市畜科院長期致力于生豬育種、綠色高效養殖、重大疫病防控3大關鍵技術研究。
近年來,面對畜牧養殖的現代化轉型,為服務中小規模豬場的種養循環生態養殖,減少生豬養殖過程中抗生素的使用,市畜科院開發了以中國傳統地方豬為基礎,集成國內外生豬領域先進技術的“華系田園豬”種養循環項目。
項目集成了一套方便農村飼養的智能、節糧、生態技術體系,推廣50至100頭小規模、300天鄉村式飼養模式,生產肉質優良的華系田園豬肉,目前在經濟、社會、生態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益。
經濟效益方面,通過中國地方豬血緣生產優質豬肉,價格比普通豬肉高40%以上,每頭豬出欄按120公斤計算,凈效益500元左右。
社會效益方面,豬肉肌內脂肪含量、肉色等指標更好,滿足了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通過地源飼料的使用,使豆粕、玉米使用分別減少30%、20%以上;通過大幅減少抗生素使用,更好地守護人類和動物的健康。
生態效益方面,采用種養循環模式,糞污完全本地返田,降低糞污處理成本的同時減少了環境污染。通過糞肥的利用,減少化肥使用60%以上。
目前,該項目已在重慶及四川威遠、廣西吳川、廣東廉江等17個地區426家農戶進行推廣,年出欄生豬7萬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