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國聯水產(300094)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聯水產”,300094.SZ)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同比雙雙減少,凈利虧損約8億元,降幅超過900%。
事實上,這家上市已有15年的公司已連續六年半深陷虧損?!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咦⒁獾剑摴窘谝氘a業發展投資基金,并將募投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深陷連年虧損困局
資料顯示,國聯水產創建于2001年,2010年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公司專注于水產食品領域精深發展,目前主要產品可以分為:以預制菜品為主的精深加工類、初加工類、全球海產精選類。
記者發現,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深陷連年虧損困局。2025年以來,國聯水產的業績虧損呈現“逐季擴大”之勢。
根據國聯水產業績報告,國聯水產自2019年起已連續六年半虧損。2019年至2024年,國聯水產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虧損約4.64億元、2.69億元、0.14億元、0.08億元、5.32億元、7.42億元。
2025年第一季度,國聯水產當季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602.84萬元。但隨后在半年報中,該項數據由正轉負,出現約5.40億元虧損,同比減少3180.5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虧損約5.51億元,同比減少22982.41%。
根據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約為25.82億元,同比下降14.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為8億元,同比下降905.3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虧損8.11億元,同比下降752.80%。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為1.15億元,同比下降26.02%。
此前,針對2024年業績表現,公司解釋稱,該年實現營業收入34.09億元,同比減少26.16%,主要原因是貿易類的產品和市場受影響較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4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虧損增加,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弱復蘇背景下,水產行業受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及貿易關稅的持續影響、水產消費市場景氣度不佳、南美白對蝦等水產品銷售價格持續處于低位、終端市場銷售緩慢、公司計提較大的資產減值等。
轉型預制菜業務待考
國聯水產稱,公司致力于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海洋食品企業,是國內少數集全球采購、精深加工、食品研發于一體的海洋食品企業。不過,該公司業績持續虧損,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近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有投資者提問:“公司連續(近)7年虧損,累積虧損超25億元,請問公司有無退市風險?”
業內人士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聯水產近幾年的經營挑戰較大,尤其在營銷和利潤方面,利潤下滑尤為明顯。國聯水產過去以B端業務為主,如今希望向C端拓展以形成增量。但在爆品打造、用戶運營和產品打磨等方面,目前仍缺乏相應的基因或能力,這可能是比較大的短板。與此同時,企業經營效率仍有待提升。有必要果斷削減不必要的業務或成本,運營應緊盯核心目標,例如以利潤為導向,作為經營重點。在轉型階段,很難同時兼顧營收規模與利潤表現,必須明確以哪個指標為核心。
國聯水產表示,公司以水產食品為主業,聚焦預制菜進行商業模式升級。據悉,公司曾與中國烹飪協會通力協作,制定預制菜團體標準。
有分析認為,其預制菜業務拓展值得關注??陀^來看,預制菜是食品、餐飲等行業做大做強的關鍵支撐,當前亟需真正認識到預制菜的產業價值。對于國聯水產而言,在主業承壓的背景下,預制菜板塊有望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
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國聯水產發揮全球供應鏈和研發優勢,產品結構逐步向以預制菜品為主的餐飲食材和海洋食品轉型,產品附加值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資本注入計劃開啟
值得注意的是,國聯水產2025年7月29日披露,全資子公司廣東國美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簡稱“國美水產”)以增資擴股方式引入湛江海洋壹號私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海洋基金”)作為新股東。海洋基金擬以貨幣方式對國美水產增資9500萬元。
此外,國聯水產董事會于今年9月26日審議通過了《關于終止募投項目并將募集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擬終止“廣東國美水產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廚房項目”,并將相應募集資金19340.56萬元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另據了解,在面對全球激烈競爭的情況下,國聯水產國際營銷渠道通過調整市場布局和產品策略,盈利能力逐漸提升。
上述人士向記者分析,長遠來看,國聯水產應重點聚焦三方面:首先,準確把握商業趨勢,深入分析公司未來的商業布局邏輯與行業趨勢。其次,緊跟消費潮流的變化,洞察當前主流消費趨勢與消費者行為。最后,理清國聯水產眾多產品中哪些具備市場優勢,避免全面鋪開,應集中資源打造一到兩款核心產品,以確立競爭話語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