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廣州市南沙區農業農村局獲悉,位于南沙區的立體化生豬養殖基地的首批自繁自養生豬出欄。該基地采用高層樓房立體養殖,結合AI智能技術,開啟大城市立體養殖、智慧養殖新篇章。據統計,近一個月,基地每天有400-500頭生豬出欄,經嚴格檢疫屠宰供應群眾餐桌。
據了解,項目位于南沙區大崗鎮,于2024年3月建成投產,滿產可實現年出欄35萬頭生豬。
全天候在線化養殖
據悉,該立體化生豬養殖基地打造數字化平臺,通過整合養殖區塊鏈資源,把豬場的人、豬、物、場通過物聯網智能設備連接,實現全天候在線化養殖,真正實現數智化養殖,打造了一個全新的生豬智慧養殖新模式。
基地精選優質原料研發無抗生素飼料,并且基于豬的生理規律,通過大數據分析、AI場景應用、物聯網和區塊鏈等技術相結合,實現豬只的自動采集數據、智能分析決策、精準營養投喂。
豬場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僅需通過手機APP即可實時了解豬場生產數據情況、每天生產任務、豬場設備情況等。手機“一點一碰”間,工作人員即可輕松實現生產過程業務數據采集,實現全流程智能化,降低勞動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作業效率。
生豬住進“空調房”
良好的空氣質量有效增強豬只免疫力,減少豬只呼吸道疾病?;夭捎孟冗M的通風系統,將新風直接通到豬只頭部位置,每一頭豬都能呼吸到過濾后的新鮮空氣,并設置了獨立的廢氣排風通道,排出的廢氣通過2道360°無死角廢氣消殺+3道瀑布式化學處理除臭,實現高效環保廢氣處理。
與此同時,精準的溫濕度控制設備,為豬只創造了舒適的生長環境,就像一個恒溫恒濕的“空調房”,讓豬只在不同季節都能保持最佳的生長狀態。
豬只的飲用水也經過嚴格的消毒殺菌,并定期進行水質檢測,包括理化指標的檢測和微生物指標的檢測,確保飲用水無病毒、大腸桿菌不超標等。
南沙區農業農村局表示,為確保上市豬肉符合衛生標準,南沙官方獸醫將對每一批生豬進行尿液抽樣檢測,檢疫合格的生豬方可開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進入流通環節,保障消費者食用安全,維護公共衛生健康。
輸入的是原料和豬精,輸出的是高端豬肉、預制菜產品和有機肥,項目致力于打造城市造肉工廠,是食品產業鏈創新型項目,單體規模大,智能化水平高,引領農業創新發展趨勢,已成功入選2025年國家級生豬產能調控場。
